微信號復制成功
微信號:lawyer02164
請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
我知道了
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每天都被各種代購信息、“圈內人”出行旅游圖片刷“朋友圈”。現行圖片技術之發達已經讓信息真假難辨,也給新型詐騙提供了溫床。
文某某通過朋友圈發布了自己在美國旅行的照片,并明示可做代購。于是被害人包某某、茅某某分別向其轉帳共2萬元,要求代購蘋果系列產品,文某某收到錢后揮霍一空。經法院審查發現,文某某根本沒有去過美國,虛構其出國的事實,博得被害人信任,其行為已經構成詐騙罪,依法判處八個月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兩萬元。
“朋友圈”由于其親密型屬性,起初為朋友間共享消息之用,但在朋友圈擴張后,漸漸出現很多銷售偽劣產品、假代購等亂象。上海刑事律師認為對于朋友圈的消息仍然應當采取謹慎的態度進行辨識,防止被圈后,成為詐騙對象。
本文由上海刑事律師尤辰榮原創出品,上海刑事律師尤辰榮對刑事辯護案件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在十多年的執業生涯中,尤律師辦理過大量的各類刑事案件,成功為很多被告人辦理了取保候審,幫助他們減輕、從輕處罰、甚至保住了生命。如有刑事辯護需求請聯系上海刑事律師尤辰榮。預約、咨詢熱線:133-7001-1000
本文由上海刑事律師尤辰榮發布,原文地址:http://www.xiaohudongdong.cn/case/jingji/29.html,歡迎分享.
在線提交留言:馬上留言
立即電話咨詢:
133-700-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