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號復制成功
微信號:lawyer02164
請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
因在兩年期間收錢為一家公關公司刊發48篇宣傳性文章并收取5萬余元好處費,新華社經濟信息編輯部原高管信息專線女編輯、記者張某因受賄罪一審獲刑5年。記者28日獲悉,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維持原判。
事后發截圖領好處費
現年44歲的張某是新華通訊社經濟信息編輯部高管信息專線編輯、記者,自2003年起負責新華社信息部高管信息專線《高管信息》雜志綜合版采編工作。經審理查明,2008年8月至2010年11月間,張某接受北京迪思公關顧問有限公司的請托,利用其職務便利,為該公司在高管信息專線上發表相關宣傳性文章,牟取利益,并多次收受該公司給予的錢款共計50935元。今年3月10日,張某被抓獲歸案。經查,張某為迪思公關公司發表相關宣傳性文章共計48篇。
據張某供述,她負責做一些稿件的采集及文字編輯工作,向新華社高管專線提供稿件,其幫助迪思公關公司發過一些企業宣傳稿。迪思公關公司先發稿件到她郵箱里,她看是否符合發稿標準,在對稿件進行適當編輯后提交到待編稿庫下的高管專線,經值班編輯審核、簽發人審核,高管專線的客戶可以在客戶端上看到其發的稿件。張某說,她之后將稿件截圖發給公關公司,對方會給其一些好處費,有時按字數算錢,有時按篇算錢,錢都打到其銀行卡內。
同事證言稱,張某既是高管專線的編輯,也可以以記者身份撰寫稿件。新華社方面明確禁止發布有償新聞。
對方作證給錢就能發稿
迪思公關公司助理總監陳某說,通常公司的客戶經理寫好新聞稿件后,通過電子郵件或者QQ發給相應的媒體記者或編輯,記者或編輯覺得稿件有新聞價值會直接發表,但這樣的情況很少,如果記者或編輯覺得稿件不符合版面標準或版面緊張,公司支付一定費用稿件就會發表了,公司支付這些費用就是感謝發稿的好處費,“公司為客戶在媒體上發布新聞稿件,提高客戶或產品的知名度,但媒體版面有限,沒有記者或編輯的幫助,公司很難發表新聞稿件”。
一審法院認為,張某利用職務便利,收受公司給予的財物,并為公司牟取利益的行為,侵犯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廉潔性,已構成受賄罪,鑒于其如實供述,依法可從輕處罰。
爭議:量刑是否過重?
判決后,張某以原判量刑過重為由提出上訴。張某的辯護人指出,張某為迪思公司提供的信息需經兩級審核、外部客戶看到信息只是一種可能。張某的行為對內無損害后果、對外無社會危害,犯罪情節顯著輕微。其單次受賄數額不大、到案后如實供述、二審期間積極退贓等,考慮其家中老幼需要照顧,建議從輕、減輕處罰。
#p#分頁標題#e#
北京市二中院認為,張某為他人提供信息牟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給予的款項,其行為已破壞了國家廉政建設制度,侵害了所在單位的工作秩序、工作紀律,犯罪金額達5萬余元,不符合情節顯著輕微的判定標準。一審法院已充分考慮張某如實供述等情節,一審量刑適當,應予維持。
相關刑事罪名:受賄罪
1、上海刑事律師網(www.xiaohudongdong.cn)由專業的刑事律師團隊共同創建,目的在于為涉及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及其家屬提供有效的刑事法律幫助。
2、本文由上海刑事律師收集和整理,請大家轉載時保留本段內容。大家如有需要,可以向上海刑事辯護律師咨詢刑事辯護問題,學習中國刑事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知識。上海辯護律師期待成為您最有用的朋友。
3、如果您有任何刑事方面的問題,可以撥打咨詢、預約電話:133-7001-1000,尋求上海刑事律師的幫助。
本文由上海刑事律師尤辰榮發布,原文地址:http://www.xiaohudongdong.cn/hot/950.html,歡迎分享.
在線提交留言:馬上留言
立即電話咨詢:
133-700-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