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號復制成功
微信號:lawyer02164
請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
概念
所謂走私文物罪,是指單位或個人違反海關(guān)法規(guī)和文物保護法規(guī),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境的行為。
構(gòu)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對外貿(mào)易管理,具體是其中的禁止出口制度。犯罪對象是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謂文物,是指遺存于社會、埋藏于地下、水下具有歷史、科學、藝術(shù)價值的人類的歷史文化遺物。
根據(jù)《文物保護法》第2條的規(guī)定,文物具體包括:
(1)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
(2)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著名人物有關(guān)的、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建筑物、遺址、紀念物;
(3)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shù)品、工藝美術(shù)品;
(4#p#分頁標題#e#)重要的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手稿、古舊圖書資料等;
(5)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chǎn)、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6)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等。
作為走私對象的文物并非包括上述所有文物,而只是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謂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是指具有重要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文物。根據(jù)我國《文物保護法》的規(guī)定,文物出口和個人攜帶文物出境,都必須事先向海關(guān)申報,經(jīng)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鑒定并發(fā)給出口許可證才能出境,具有重要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文物,除經(jīng)國務院批準運往國外展覽的外,一律禁止出境。
根據(jù)1991年修改的文物保護法第31條的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個人將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外國人的,以走私論處,但刑法第325條已將此行為單獨立罪,刑法實行后,此行為不再構(gòu)成走私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違反海關(guān)法規(guī),逃避海關(guān)監(jiān)督,非法攜帶、運輸、郵寄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國(邊)境的行為。其行為方式與走私武器、彈藥罪一致。#p#分頁標題#e#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可以是單位,亦可以是個人。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為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仍決意非法攜帶、運輸、郵寄出國(邊)境。過失不能構(gòu)成本罪。至于其動機可多種多樣、如賣給國外、贈送給國外之人等,但動機如何不影響本罪成立。
立案標準
根據(jù)刑法第151條第2款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三級文物二件以下的;
(2)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二級文物二件以下或者三級文物三件以上八件以下的;
(3)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達到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數(shù)量標準,并具有造成該文物嚴重毀損或者無法追回等惡劣情節(jié)的。#p#分頁標題#e#
(4)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一級文物一件以上或者二級文物三件以上或者三級文物九件以上的;
(5)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達到本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數(shù)量標準,并造成該文物嚴重毀損或者無法追回的;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達到本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數(shù)量標準。
量刑標準
一、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三、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chǎn);
四、單位犯走私文物罪,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按前三個標準處罰。
注:根據(jù)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減少走私文物罪的死刑罪
1、上海刑事律師網(wǎng)(www.xiaohudongdong.cn)由專業(yè)的刑事律師團隊共同創(chuàng)建,目的在于為涉及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及其家屬提供有效的刑事法律幫助。
2、本文由上海刑事律師收集和整理,請大家轉(zhuǎn)載時保留本段內(nèi)容。大家如有需要,可以向上海刑事辯護律師咨詢刑事辯護問題,學習中國刑事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知識。上海辯護律師期待成為您最有用的朋友。
3、如果您有任何刑事方面的問題,可以撥打咨詢、預約電話:133-7001-1000,尋求上海刑事律師的幫助#p#分頁標題#e#
本文由上海刑事律師尤辰榮發(fā)布,原文地址:http://www.xiaohudongdong.cn/knowledge/charge/677.html,歡迎分享.
在線提交留言:馬上留言
立即電話咨詢:
133-700-11000